欢迎访问 中国大众音乐协会 !
行业资讯
音乐剧《当爱》:方寸舞台展文化交融
更新时间: 2018/09/21 点击次数:

《当爱/Flood In The Valley》剧照

  “一座山,山两边,爱悄悄地降临。山没有距离,爱悄悄地相遇……”近日,中美双语音乐剧《当爱/Flood In The Valley》(以下简称《当爱》)在北京公演,将中国彝族和美国原住民族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爱情故事搬上舞台。演出以剧情平行无交集但彼此穿插的形式展开,用两种语言在舞台上讲述各自的故事,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演体验。演出结束后,该剧主创邀请业界专家进行了研讨。

  音乐串起相同的命运脉络

  不同的国籍、肤色、语言、时代背景和民族传统,两段故事在舞台上交错进行。初看《当爱》的内容介绍,观众不免对剧情和创作手法有点担心,但在看完演出后,“两个故事浑然一体”却成为不少观众的共同感受,两段故事的主人公都渴望爱与亲情,在责任与自由之间抉择。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跟随演员的情绪跌宕起伏,感受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徘徊与坚持。导演巧妙地使两国演员互相融入对方的故事中,用写意手法进行了无缝演绎。

  《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认为,该剧文本中潜伏的深意——关于爱、别离和坚守,令文化的多样性在舞台上得到了很好呈现。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主任刘红梅说:“这部剧不仅做到了让故事情节清晰呈现,令人感动,同时两个国家的语言和情感的传递形式毫无违和感,这充分证明了音乐剧可以成为世界语言。”

  谈到创意来源,该剧艺术总监、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亭介绍,中国大凉山和美国阿巴拉契亚山的风土人情有许多可以引起观众共鸣的特质。“2016年,我们在大凉山和一帮年轻彝族演员交流,他们谈到有意愿传承彝族文化,但同时因被传统的藩篱阻碍,他们也有迷茫和困惑,后来我们发现美国部分少数族群也有类似的命运脉络。其实,美国这样一个文化、种族多元化的国度,许多年轻人面临着个人欲望与未来期待的矛盾冲突和迷茫。”由此,李亭与该剧导演李迈开始创作这一音乐剧。

  民族性与国际化的融合

  《当爱》在舞台呈现上的探索主要表现在打破文化阻隔,这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的精巧构思上,还体现在配乐的独特演绎和舞台道具的巧妙运用上。

  该剧音乐总监刘党庆介绍,剧中角色唱腔的设计除了用到彝族具有民族特性的旋律作为宣叙调和咏叹调外,还用到了彝族的口弦、竖笛、咬笛和原生态演唱作为剧情背景和伴奏音乐。同时,彝族原生态民歌哭嫁歌和美国黑人灵歌交替出现,两种音乐风格实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傅显舟注意到这部音乐剧采用了乐队现场演奏的形式。“这比较少见,令人印象深刻。将美国流行音乐和彝族传统山歌进行有机融合,提供给观众不可多得的听觉享受。”傅显舟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演员巧妙运用舞台上简单的道具,组合成楼梯、呼啸的火车、飞流直下的瀑布、陡峭危险的悬崖。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王道诚认为,该剧主创在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写意手法的同时,还吸取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简洁的舞台呈现风格拓展了观众的想象力。

  中国音乐剧创作的实验探索

  音乐剧是源自国外的艺术形式,中国音乐剧近年来一直走在原创、移植、改编相结合的创作道路上。如何在情节设计、戏剧结构设计上经得起推敲,如何令情境设置、歌曲配置不单调、不空泛……这些创作层面的问题始终是国内音乐剧创作者谋求突破的着力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注重剧本的质量、注重歌舞与戏剧的整合,以及技术手段与美学意义的联系,《当爱》成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探索剧目。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吴朱红看来,这部剧在独特性、多样性、跨文化、典型性方面为国内音乐剧创作提供了范本。该剧呈现出跨文化制作的特点,将中美文化交流呈现出来,令观众耳目一新。

  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王祖皆曾说,中国音乐剧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把握音乐剧的创作规律,另一方面还要结合中国本土元素和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打造中国特色作品。也就是说,中国音乐剧要努力实现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追求。如此看来,《当爱》正是向内寻求生命力,突出本土特征,再通过审美表达的现代性和国际化,实现中国音乐剧的创新发展。

来源:人民网 记者:于帆 责编:任志慧、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