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匠心中昊·第二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期间重要活动之一,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展演经过下午和晚上两场展演,结果正式揭晓,20首入围决赛阶段展演作品经过现场演绎,得分最高的5首作品分别获得金银铜奖,排名6到10位的5部作品则获得优秀奖。
(金奖)独奏《海之波澜》
以推动中国古筝原创作品繁荣发展为宗旨的匠心中昊·第二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展演自2018年3月25日至5月10日全面征集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专业院校与社会演奏人士的广泛参与。通过4月20日-5月20日启动“网络投票海选+专家评审+专业教师”评审,选出40首入选作品;5月20日-5月25日启动专家第二轮评审,评选出20首最佳作品入围最终的决赛。
(银奖第一名)独奏《落霞归雁》
(银奖第二名)独奏《醉京斓》
8月19日,历时5个月征集、评选,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展演终于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10位作曲家、85位古筝专家、30位古筝评委,以及1500位大众评委共同评审。十位作曲家包括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周煜国,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房晓敏,原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周成龙,原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陈勇,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王丹红,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方岽清,星海音乐学院作曲教师陈思昂,组成作曲评审委员会权威评审。这也是古筝展演首次同时拥有如此规模的专业评委和庞大的大众评审。展演现场荧光棒光辉闪烁、五彩缤纷,经过下午重奏组与晚上独奏组两场展演,最终4首重奏、6首独奏作品赢得奖项。
本届国际古筝音乐节自8月17日正式开幕,8月21日结束。活动由岭南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乐·界国际艺术中心主办,华乐臻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昊乐器承办,中国社会艺术协会音乐基础教育委员会、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岭南集团)协办。三千多位古筝爱好者汇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一展风采。
8月17日晚,130余位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和专家学者,以及百余位古筝专业老师,两千多名古筝学子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匠心中昊·第二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金钟之夜”的华丽上演。
开幕式上,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何占豪教授致辞,他充分肯定了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挖掘古筝深厚文化内涵,将古筝推向国际的远见卓识和为此所作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聚焦作品,抓住了古筝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著名古筝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孙文妍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盛世华筝”每一次总能给古筝界带来创新和新鲜感。其中包含着我们音乐界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和对行业的深入探索。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乐器能脱离创新而流传久远、为大众所喜爱的。搭建这样的平台,传承创新,推出新作曲家、新作品和新人演奏家,对古筝界的意义深远。盛世华筝国际古筝艺术节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陈蔚旻诚挚感谢大家的肯定与支持,以活动促发展,他表示希望通过实际行动为古筝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筝在新时代生生不息,欣欣向荣,走向未来。
开幕音乐会特别策划由中国音乐最高奖历届“金钟奖”古筝比赛获奖选手联袂同台,特邀近10位“金钟之星”轮番演绎10首经典筝曲。邓翊群、赵墨佳、程皓如、崔晓彤、刘颖、王帅、高阳、宋心馨、任洲洋、任洁(按演出顺序排序),一颗颗闪耀的古筝之星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枫桥夜泊》(王建民曲)、《如是》(王丹红曲)、《云裳诉》(周煜国曲)、《点轨迹》(刘青曲)、《飞花》(陈思昂曲)、《月歌》(房晓敏曲)、《彝音》(周成龙曲)、《望故乡》(王中山曲)、《墨客》(方岽清曲)、《临安遗恨》(何占豪曲),十首古筝曲,或婉转深情或气势雄浑,或清幽典雅或热烈奔放,或如梦似幻或禅意悠然,弦上舞蹈、弹指芳华,演奏来势急如怒马,势缓若静池,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处有,让人叹为观止、忘记呼吸处亦有。台上的十位杰出青年,他们的夺目光彩正是台下两千多名莘莘学子明天的梦想,现场观众以热烈的欢呼声、掌声表达内心强烈的激动。这一场古筝的燃情开幕表演,再一次激励了广大习筝人的热情与信心,令人决心更加坚定,追逐梦想的心更为执著。
音乐节更有更多精彩,不容错过。除了17日晚星光闪耀“金钟之夜”音乐会与19日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展演之外,还包括20场滚动式新作品公开课,以及英才杯·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最佳演奏者/团队展演和19日百名专家评审的臻音杯国际古筝大赛,丰富精彩的活动给参会者提供了极佳的学习交流与艺术实践机会。
2017年澳门举行的首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聚焦演奏艺术,2520台古筝在同一时刻奏响,创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本届古筝音乐节则将目光投向古筝原创作品,为几十首古筝新作搭建传播大舞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盛世华筝让古筝艺术闪耀出灿烂光芒。
(来源:中国新闻网)